SHOWCASE
LAS IDAS
前行,退一步,撤退。兩者在高處相遇。途中稍作停頓,只是推遲了下一步。他們離去了嗎?
提出了問題,卻不尋求答案,道路將隨舞者自身的路徑而形成。建立和拆除幾乎同時發生;-寂靜,繼續前進。他們觀察、尋找,然而,找到了嗎?即將來臨的事物尚不存在,而這就是它本應運作的方式。那些我們不尋求答案的問題,幾乎同時被建立和拆除。本故事被呈現為一種瞬息萬變的情境,被轉移在其途中,並將講述三個連接但獨立的情節。每個情節都有一位主角。由三個範式所限制的內在旅程:「前行、退一步、撤退」。
編舞者|Miguel ZOMAS & Carmen FUMERO (西班牙)
舞者|Miguel ZOMAS & Carmen FUMERO (西班牙)
DROWN
尼采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提到人生分為三個階段,駱駝獅子和嬰兒,現在我們是隻駱駝,社會磨平了我們的菱角,沒有自我沒有主見,不爭不搶,任勞任怨,我們就像被人綁這了橡皮筋,看似很有彈性卻不能放手,你敢對『你應該』說一聲不!嗎?自由對我們來說已經變成了一種奢侈與妄想,久而久之許多人會把『你應該』當成『我想要』,當習慣被權威支配時,我們早已忘了自由為何物,變得並不是我想讓觀眾有痛苦的感覺,而是我的世界和觀眾的世界是一樣的,沒有分別,這是屬於我們的世界。
編舞者|廖思瑋 (臺灣)
舞者|廖思瑋 (臺灣)
Gom-bang-yi-teot-da
由朝鮮王朝最底層的表演者組成,南寺黨過去在兩班(朝鮮王朝的貴族階級)政府的許可下在街上載歌載舞,從一個村莊到另一個村莊。「Gom-bang-yi-teot-da」一直是他們的幽默行話,意指「允許表演」。南寺黨的演出者雖受到社會地位的限制,但卻不屈服於命運,輕鬆地表達他們的悲傷和喜悅。
人總會形成團體,而團體則分為不同的階級。這導致了社會中的等級制度,而階級之間總是存在著衝突。個人被社會結構所約束,同時也承受社會結構的壓力。每個人都有反抗的慾望,試圖對抗既定的命運,然而總是受到種種限制。贏得這場龐大的戰鬥似乎變得困難重重。集體社會實在是太龐大,無法抗衡。事實上,人們情不自禁地屈服於自己的命運。現今,你周圍的人是否也是如此?
編舞者|Joseph KIM (南韓)
舞者|Joseph KIM (南韓)
Miss Shape
身為女人,我因好的形狀陷入險境,因不對的形狀遭受惡意。連結滑順的當代舞與象徵衝擊的popping技巧,我重新凝視世界,探索:成為什麼形狀才不需恐懼?
編舞者|鄭伊涵 (臺灣)
舞者|鄭伊涵 (臺灣)
CRISALIDE
退回到殼內,靠自己,與環境隔離一段無限的時間,每天都在重複著無所感知的日子。是否有什麼事情正悄悄發生著?是否有一場看不見的演變正在進行?是否有微小的東西正在初現端倪,而其身軀只在經歷無數次脫胎換骨後才展翅飛翔?
隔離期間是否可能創造那些在社交喧囂中根本無法誕生的藝術品呢?CRISALIDE(蛹)在成為蝴蝶之前,與任何創作過程的概念階段有許多相似之處,就像不舒適但潛在豐富的隔離狀態一樣:很多事情發生了,但絕對看不見!
Giovanni 讓他的「隔離」變得豐富多彩,並基於這種類比創作了一支詩意的舞蹈。如何在舞者的身體上呈現蝴蝶蛹所經歷的這種看不見的變態呢?
起初,只有小蟲經歷迅速生長時的痛苦抽搐。
編舞者|Giovanni INSAUDO (義大利)
舞者|Sandra SALIETTI AGUILERA (西班牙)
SELECTION
實驗純愛
因為愛,這些是本能與直覺。
你烙印熟悉的氣味,我可以成為過激戀黏著獸。
我接受不如預期的痛覺,可以挑戰你的下限。
意識想擁有和被擁有的慾望,我們可以變成心理變態。
兩人共情到控情的累積,可以使你只能一輩子愛我。
被他呵護和冷落的體驗,可以讓你受傷控制你呵護你嗎?
編舞者|莊喨絜(臺灣) & 曹智(澳洲)
舞者|莊喨絜(臺灣) & 曹智(澳洲)
study nO.1 - A Plea for Impermanence (Excerpt)
《study nO.1 - A Plea for Impermanence》著重於轉變、蛻變、更新和重建的循環,中心主題圍繞著人類狀況的韌性和無常。在情緒和身體反應之間的感性而動態的對話的引導下,本作品動作的設計旨在追求完整而敏感的身體反射。身體隨後成為無形的媒介,產生出從自給自足過渡到孤獨、脆弱、決意、挑釁和順從的作品。
編舞者|Jason MARTIN (加拿大)
舞者|Jason MARTIN (加拿大)
契
整首舞作不只是詮釋賭的種種關係,同時詮釋了這對夫妻之間的相互操弄與他們內心世界的寫照,在《契》裡面能夠發現很多編舞者特意埋藏的細節。
編舞者|夏震緯 & 吳冠儀 (臺灣)
舞者|夏震緯 & 吳冠儀 (臺灣)
Simpsio
從柏拉圖的故事到當今,一種持續的緊張感,尋求著完整而獨特的身體。從亞里斯多芬演講中敘述的「雌雄同體」,超自然的人物,到我們所擁有的分裂身體;本作品試圖重新統一這種永遠不完全「滿足」的關係,因為現在不可能回到「單一的身體」。
編舞家|Lia Claudia LATINI & Giovanni LEONARDUZZI / Bellanda Company (義大利)
舞者|Lia Claudia LATINI & Giovanni LEONARDUZZI / Bellanda Company (義大利)
Matomari No Nai
《Matomari No Nai》是一個從受苦動物的角度批評一次性產品濫用的作品。濺損的垃圾成為了居住空間,而由於銳利的塑膠碎片,身體的切口日益增加。然而,動物在不自覺地情況下悠悠然地死去。與其直接表達疼痛,這作品以靈活的動作清晰地呈現、想像動物在熟悉的環境中悠閒地生活。
編舞家|SEO Jeong-bin(南韓)
舞者|SEO Jeong-bin(南韓)
回程
「回程」在過去的幾個月裡,從生活和旅行的經歷,一路上的心境變化,如同水面上的波紋,有時雜亂無章,有時寧靜平緩,有時橫衝直撞,但這些過程總還是會帶領河水通往盡頭的方向,通勤成為了儀式,沒有人群打擾的時刻下,記載著每次旅途的感想。
編舞家|黃柏嘉 (臺灣)
舞者|黃柏嘉 (臺灣)
This Might Get Weird
兩種思想在一個想法的共同空間中循環——這是一種存在主義的雙人舞,抽象且非物質的。它們既是兩個又是一個,是兩個神經元之間的突觸,是肉體和精神、機械和超驗的聯繫,是一個整體的兩個部分,一個開始和一個結束。
編舞家|Catarina CASQUEIRO & Tiago COELHO (葡萄牙)
舞者|Catarina CASQUEIRO & Tiago COELHO (葡萄牙)
藍色的凝視
記憶中那段關係的顏色,好像是這樣的。
即便已經無法看清倒影裡的輪廓,依然能感受到當下的溫度,那是褪不去,最真實的。
編舞家|黃湙琁 (臺灣)
舞者|賴羿婷 & 沈芝榆 (臺灣)
Too weird to live, too rare to die
當一個異常的靈魂遇到一個笨拙的身體時,會發生什麼事?會像拽玩偶一樣,將身體拖進時空;不在乎是否疼痛,也不在乎是否像擰毛巾般扭曲。
由於這個身體以前非常獨立,它不認識被控制的感覺,也沒有自己的思想,因此它會做,也會思考靈魂所命令的任何事情——即使很奇怪,即使毫無意義。
桌子、椅子、西裝外套和鞋子——這個身體周圍的「房間」創造出了一個瘋狂、超現實的場景。
編舞家|Panna POZSONY (匈牙利)
舞者|Panna POZSONY (匈牙利)
WAMI
在 WAMI 中,編舞家兼舞者尋求一種擺脫舞蹈中性別二元論的身體性,揭示一種改變性別社會結構觀念的身分,並希望有助於消除對愛和身份的刻板印象。
編舞家|Nunzia PICCIALLO (義大利)
舞者|Nunzia PICCIALLO (義大利)
厭症
作曲家奧利佛·梅湘被俘虜時創作了《時間終結四重奏》,正如在亞洲,我們被困在急速變遷且焦慮的社會中,人們在面對難以言喻的黑暗時,正在失去處理自我的能力。
編舞家|陳逸恩 (臺灣)
舞者|林修瑜 & 洪佩瑜 (臺灣)

Are You Guilty ?
《Are You Guilty ?》作品探討社會心理學理論「旁觀者效應」,認為如果周圍有其他人在場,人們就不太可能幫助需要幫助的人。
編舞家|KIM Min (南韓)
舞者|KIM Min & LEE Madrid (南韓)

No.95qi9
這是一部描繪我個人的作品。我認為每個人的生命中都似乎有一個編號,仿佛我們都是被細心觀察的實驗品。透過這部舞作,我探索了「作為人」這個命題,思考我們的存在意義。
編舞家|張杰瀚 (臺灣)
舞者|張杰瀚 (臺灣)

CORRENTE
身體。沒有靈魂的存在。
良心。存在者的預設靈魂。
存在。一個被囚禁的人,了解她的小世界,並接受存在的激流之外的廣大。
《CORRENTE》選擇了一個統一存在的形成,思考在一個生活中在身體-良知二元性的社會中,我們選擇的角色。透過探索這種連結,以塑性和生動的動作呈現一個二重奏,旨在讓人意識到存在的統一。
編舞家|Beatriz MIRA & Tiago BARREIROS (葡萄牙)
舞者|Beatriz MIRA & Henriques RICARDO (葡萄牙)

關於獎項
臺灣「2024漂鳥舞蹈平台」
獲選編舞家將受邀於2024年第五屆漂鳥舞蹈平台「SHOWCASE」發表作品。
獲獎編舞家|KIM Min
西班牙MASDANZA
獲選作品將參加 2024 MASDANZA 藝術節或編舞大賽。
獲獎作品|
- Nunzia PICCIALLO《WAMI》(義大利)
- Catarina CASQUEIRO & Tiago COELHO《This Might Get Weird》(葡萄牙)
韓國New Dance for Asia
獲選作品將參加 2024 New Dance for Asia 藝術節演出。
獲獎作品|Lia Claudia LATIN & Giovanni LEONARDUZZI / Bellanda Company《Simposio》(義大利)
韓國International Performing Arts Project (iPAP)
獲選作品將參加 iPAP所主辦的藝術節之一,包括有Seoul & Jeju International Improvisation Dance。
獲獎作品|
- 黃柏嘉《回程》(臺灣)
- KIM Min《Are You Guilty?》(南韓)
- Lia Claudia LATIN & Giovanni LEONARDUZZI / Bellanda Company《Simposio》(義大利)
- Breatriz MIRA & Tiago BARREIROS《CORRENTE》(葡萄牙)
日本SAI Festival
獲選作品將參加 2024 SAI 藝術節演出。
獲獎作品|Nunzia PICCIALLO《WAMI》(義大利)
日本Odoru Akita
獲選作品將參加 2024 SAI 藝術節演出。
獲獎作品|Lia Claudia LATIN & Giovanni LEONARDUZZI / Bellanda Company《Simposio》(義大利)
香港比舞
獲選作品將參加 2024 香港比舞演出。
獲獎作品|Lia Claudia LATIN & Giovanni LEONARDUZZI / Bellanda Company《Simposio》(義大利)
嘉義新舞風
獲選編舞家將受邀於2024年嘉義新舞風,編創發表全新作品。
獲選編舞家|陳逸恩 (臺灣)
高雄城市芭蕾舞團
獲選編舞家將受邀於2025年高雄城市芭蕾舞團-點子鞋系列,編創發表全新作品。
獲選編舞家|黃湙琁 (臺灣)